语文要素是与统编版教材一起诞生的概念和事物,是统编版教材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和重要问题。透彻理解语文要素,抓牢用好语文要素,目前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聚焦点。
仿佛是一瞬间的事情,几乎所有小学教师都认同了语文要素的重要性,都觉得只要是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有了护身符,语文学习的春天就会降临每一个教室。这至少说明了统编版教材对语文要素的提炼,是契合教师教学需要的,是能给教师教学带来帮助的。发展思维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版高中课程标准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其中就包括“思维发展与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奠定基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师首先必须爱思考、善思考,一个不思考的语文教师,不可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爱思考的语文教师,面对新事物、新观点,不会不假思索地认同,也不会毫不犹豫地排斥,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去分析观点的正误,然后做出自己判断,采取审慎的行动。语文要素是新事物,语文要素中蕴含着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新认识。面对语文要素,语文教师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责任,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义务——当然,同时也是语文教师的权利。语文教师是否做到了透彻理解语文要素,能够以语文要素为指引、抓手用好统编版教材,真正提升课堂质量,可以问一问自己,关于语文要素,下列问题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
问题一:什么是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表面看上去只是一个概念,找到对它的解释说明就基本明白了。但一个概念的形成,必然包含了对特定事物的认识和指导行动的理念。对什么是语文要素的回答,仅仅了解“发明者”给出的定义式解释说明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结合实践,做出理解性阐释。||语文要素指的就是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等。||“什么是语文要素”,这个问题至少关联着的追问有:统编版教材为什么要提出“语文要素”的概念?“语文要素”是怎么提炼出来的(是基于对语文学科的重新认识?是基于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性把握?是……)语文要素解决了以往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哪些语文教育问题?语文要素会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哪些可以预期的变化?第一个追问,教材编写者应该有明确的回答。但编写者的回答,只有转化为我们一线教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才会对教学实践产生实质性影响。第二个追问,目前为止,概念发明者好像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无论是从经验上判断,还是从学理上追究,一个概念炼制的过程清楚了,概念的行动价值才能够得到保障。第三和第四个追问,每个人可能会有独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些独属于自己的答案非常重要。如果这两个追问没有自己的答案,语文要素也就不可能为自己的语文理解和实践带来积极变化。
问题二:怎样解读语文要素?显然,每一个语文要素都需进行解读,弄清楚“为何”与“何为”,这是教师科学地用教材教的基础。以四年级第六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为例,“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是属于方法学习和运用,还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是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做出判断。这里的“学习”,用什么学,怎样学,教师要心中有数。“把握”的表现性特征是怎样的,与“了解”的区别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去把握,教师需要厘清。“长文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不同文体的文章判断标准一样吗,这里主要指哪类文章,教师要根据单元选文弄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既要站在学科学习角度做出回答,又要从生活需要角度给出答案……像上面那样“掰开了揉碎了”的解读还不够,还要看看为什么是在这个学期安排了这一阅读训练要素,学生以往奠定的相关学习方法和语文能力基础是怎样的,顺着这条线索展望,语文学习在相关方面还有怎样的提升……也就是要瞻前顾后,把每一条具体的语文要素看成方法、能力发展链条中的一环,准确定位这一环的位置。解读要从纵向上定位,还要从横向上,甚至放在网络中定位。一个具体的语文要素,它在学生读写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愿望等组成的语文素养拼图中,占多大面积,处在什么位置,教师都要做出判断。(进而,我们还可以思考:每一个语文要素都用差不多相同数量的文本或其他学习内容、活动来落实,是不是合乎情理的选择?)在要素解读中,可以借助的资源有哪些,这也是教师必须清楚的问题。例如,教材文本(包括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内容与要求)、文后思考题、语文园地对要素理解的价值体现在哪儿,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方式对要素理解起什么作用等等,都要梳理、研究,得出比较清晰的结论。教师还要问一问自己,将一至六年级,甚至一直到九年级的语文要素都梳理了吗?或者,已经有人做出了梳理,自己认真学习了吗?
问题三:语文要素在语文学习中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一个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如果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往往会产生叫人意想不到影响和结果——积极的,或消极的。语文要素伴随着统编版教材诞生,其权威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了。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冷静地思考,回到母语学习的语境中思考,语文要素到底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将语文教学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语文要素上,不知不觉这样的做的教师,更应该坐下来静一静,避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生一叶障目的事情。记得笔者读小学的时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了高年级是要学习语法知识的,比如划分句子成分,弄清词语结构,考试也会有这样的题目。当时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觉得这些就是语文,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分析句子成分和词语结构。实际上,这些与“语言文字运用”没有关系,我们在真实的读写当中,从来用不上这些知识。更关键的是,这些知识对语言文字运用学习没有任何帮助。语文要素与语法知识不是一回事,但语文要素也不等于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而是帮助学生积淀可以转化为能力的知识,帮助学生积累听说读写的方法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语文生活的质量。也可以说,语文要素的落实,是为了让学生一步更比一步感受到语文学习有迹可循有法可依,进而感受到语文有意思,语文有意义,语文很重要。语文要素,绝对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双线组元,两条线中,都有语文学习的目标和价值,都有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活动。两条线之外呢,同样还有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语文要素是给了语文教与学较好用的脚手架、方向标,用得其所,天宽地广;不得要领,天地茫茫;困于要素,天地荒凉。 相关文章链接搞定一个语文要素容易吗?
除了语文要素,语文课堂上不能缺的还有什么
教师为什么要用心梳理统编版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
别把单元“语文要素”用成了“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