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永州网 > > 正文

《如果在冬夜 一个旅人》:从文学叙述手段看小说创作的奇思妙想

时间:2000-04-11 22:06:11

相关推荐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小说。刚开始阅读时,我感觉一头雾水,作者卡尔维诺到底在讲什么?没有特定的人物、时间和空间,故事情节又被不断打破。可是在经历阅读困顿之后,我完全被小说吸引,边读边赞叹,这是我读过最特别的小说,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过人之处在于它的叙事结构和理念。小说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叙事层次是这部小说由十个相对独立、有头无尾的故事组成;第二个叙事层次是讲述一男一女两位读者的邂逅、交往、恋爱,以及不断寻求下文、不断探讨文学的历险经历。这种叙事结构完全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模式,作者尝试在文学中重新探索语言、探索叙述、探索人生,和读者们玩着结构游戏。而作为读者,我们甚至不得不在阅读过程中,不停转换我们的角色,经历着奇妙之旅。下面我们从这部小说的文学叙述手段寻求这部小说创作的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之壹—— 十个后现代故事暗含着严肃、深刻的批判精神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采用了“套盒”叙述模式,即故事中包含着故事,十个嵌入的文本是十部小说的开头,每一个文本都可以被看做一个独立的文本,而又被男、女读者的故事串起来。这十个被中断的故事,故事之间彼此脱节,情节发展完全随意,是对传统叙事方式的突破,带有后现代主义意味,看似戏虐,却具有深刻严肃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① 十个故事是对不同类型小说的大胆模仿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我”出现在一个火车站上,任务是把手中的箱子交给另一神秘人物,但接头的人物迟迟没有出现,而末班火车已经开走,是一部具有鲜明实验文学特色的小说。

《在马尔堡市郊外》,“我”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准备第一次出远门,去考德雷尔家族的庄园,作为交换,考德雷尔把他的儿子蓬科送来。在“我”和蓬科相识那刻,“我”成了他,他成了“我”,我们为了各自心爱的姑娘打了一架,是一部体验小说。

《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我”与茨维达小姐在海边邂逅,而又发生越狱逃犯的故事,是一部象征解释小说。

《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描写了在革命年代“我”与两个朋友身处怀疑、背叛、阴谋之中而无法摆脱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欲望、杀戮和死亡的存在主义政治小说。

《望着黑沉沉的下面》,“我”和贝尔纳德特在杀人后毁尸灭迹的事,残忍中蕴蓄着无奈与悲哀,是一部后现代凶杀小说。

《在线条交织的网中》,“我”是一个被电话铃声困扰的大学教授,最终陷入绑架案,可以归为后现代心理小说。

《在线条交叉的网中》,“我”运用镜子原理匿藏自己而最终真假难辨,是一部逻辑几何小说。

《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我”爱恋老师的女儿,却落入老师和师母的圈套而堕落,具有日本新感觉派小说意味。

《在空墓穴的周围》,讲述“我”在父亲死后踏上寻母之旅,具有浓重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色彩。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我”作为一个厌世者,在头脑中抹去建筑、抹去任何一个可能成为“我”的地狱的他人,却又卷进一场阴谋、一场日月星辰的混乱,是一部启示录小说。

这十个故事将过去与现在、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幻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凸显世界的随意性、破碎性和偶然性。而这十个故事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是别具一格,没有重复,完全是对世界上不同类型小说的模仿。这些故事在适当的地方戛然而止,深深吸引着读者,让人越读越期待下一个故事的出现,体现了卡尔维诺“作家中的作家”文学创作才能。

《如果在冬夜 一个旅人》:从文学叙述手段看小说创作的奇思妙想

② 十个开头的插入暗示着人生的混乱无序

今天我们只能要求小说唤醒我们内心的不安,这是认识真理的唯一条件,也是使小说摆脱模式化命运的唯一真理。——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了传统叙述文学的完成性和自成体系,故事人物、情节、结构等各种元素都在围绕某个中心,按照一定秩序和规范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应该是显而易见且井然有序的。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完全颠覆了这种传统叙事模式,小说的大框架是男读者寻书和寻爱之旅,只是这条叙述线总是被打断,没有办法正常进行。在大框架的故事叙述中嵌入了十个小故事,男读者的寻书和寻爱的时间被分割成不连接的一块一块。男读者在第一次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女读者,他每一次寻找的书都和他之前读的书没有任何关系,他找到的是十个小说的开头,结尾却是缺失的。

卡尔维诺这种对传统叙事的突破,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内心不安与焦虑,摆脱某种终极思想或观念的束缚,告诉我们小说的创作不一定要有结局,就像我们人生一样,每次有了好的开头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发展以便知道结局,但人生又是每次都在预料外有着新的开始,暗示了人生本身亦如小说中错乱的文本一般混乱无序,一切都是虚幻的。

那么,卡尔维诺创作这部小说是否就简单地表达了人生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呢?

奇思妙想之贰——男读者和女读者的传统叙述结构重建文本秩序与含义

在卡尔维诺看来,我们所在的世界包括人生是混乱难以把握的,但在这部小说创作中,卡尔维诺又有意识地通过对素材巧妙的组织,给予了故事发展的某种秩序和含义。

①男、女读者的大结局故事是对传统叙述模式的恢复

小说一开始,是男读者阅读第一个故事《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但是小说装订出现了差错,没法读到结尾。他去书店询问缘由,遇到了女读者并且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女读者,而女读者也遇到了同男读者一样的问题,于是他们相约阅读第二本小说。之后的第二本、第三本小说同样也是没有结尾,于是男读者到出版社寻找答案。

男读者在和出版社编辑的谈话中发现,原来小说一次次的中断都和一个叫马拉纳的翻译家有关,这是他精心设计的一条计策: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中止翻译,开始翻译另一本小说,并采取一些基本手段把后者镶嵌到前者中去,例如让第一本小说的某个人物打开另一本小说开始读下去……第二本小说也中途停止,让位给第三本小说,第三本让位给第四本,如此等等……

马拉纳这样做是和女读者柳德米拉有关。他们曾经生活在一起,但是由于柳德米拉酷爱读小说,手不释卷,马拉纳就觉得小说使他与柳德米拉之间产生了情感危机。在他看来,文学作品都是虚假、伪造、模仿和拼凑的。两人分手后,作为报复,他不断将自己精心篡改的小说以各种方式间接提供给柳德米拉,以此动摇女读者对文学、对小说、对阅读和对作者的信赖。

深爱着女读者的男读者为了从这个阴谋或者圈套中拯救女读者,千方百计打听到马拉纳可能隐藏的地方,并且决定只身去寻找他。在男读者颠沛流离、经历奇幻般探险之后,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城市,和女读者步入婚姻生活。

男、女读者的喜结连理,作者通过这种最为传统的轻松结局把原本混乱无序的十个文本变成合理秩序。

②每个人的个体生活是一块交织完整的布

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统一的、一致的生命,就像一张毛毡,毛都压在一起了,不能分离。过去的一切生活最后都要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生活,连接成我现在在这里的生活。——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如果说十个毫无关联、不完整的故事预示着人生是混乱与不确定性,甚至无法把握,那么男、女读者“封口”的大框架故事暗示着人类各个个体的生命仿佛一块交织完整的布,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布。

我们习惯按一定的模式为自己人生做好规划,但是命运之神常常会和我们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于是我们的人生就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分岔口,它们最终构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过去,连接成我们现在的生活。即使我们会与他人相遇,而且由于相遇又会衍生许多别的故事,但是总有与他们共同故事相互区别的一些故事。人从生到死,轨迹好比《小径分岔的花园》,直至走向死亡的终点。

一切小说最终的涵义都包括这两个方面:生命在继续,死亡不可避免。所以,卡尔维诺把过去讲述故事的理想秩序用在了男、女读者身上。

奇思妙想之叁——巧妙的人称变化是作者与读者们的互动游戏

小说创作的另一奇特之处在于小说中的人称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叙述视角经卡尔维诺神奇之笔巧妙变化,仿佛作者和读者们在进行一场有意思的互动游戏。

①第二人称“你”:让读者进入小说角色

小说以《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书的出版作为开头,开始的第一句话就说“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了。”然后教你如何以一种舒适而正确的姿势阅读这本书。随着阅读逐步推进,你会发现小说里的这个“你”不是泛指每一位读这本书的人,而指的是小说情节中的那个“你”,也就是书中特指的一位男性读者,这个人是整部小说的两个主线人物之一,在书中他是一位热爱文学、追求爱情的意大利文艺青年,也是卡尔维诺的粉丝。

用第二人称“你”讲故事是卡尔维诺的精心设计,他让这位男主人公处于抽象状态,没有姓名、没有形象,只是一个符号,这样就能使读者们,尤其是男读者们能够轻易进入角色,甚至把自己同主人公等同起来。

小说的另一主线人物女读者,卡尔维诺给她起了一个名字“柳德米拉”,在小说中基本是以第三人称出现。不过有一段描写,作者对女主人公称呼变了,变成了“你”。这段描写出现在男主人公造访女主人公公寓时,这时两人的关系从普通朋友向男女恋人方向发展,这样的处理缩短了读者与女主人公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暗示男、女主人公双双坠入爱河。

②第一人称“我”:与读者面对面探讨小说阅读与创作

小说中的十个故事都以第一人称“我”出现,“我”就是这十个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说卡尔维诺从作者变成了小说的角色,从主导者变成了被支配者、被观察者和被讨论者,而且这十个“我”的身份、角色、经历全然不同。所以,作者本人与进行小说创作时的作者是不同的两个人,如同小说中女读者柳德米拉所说“最好不要认识作者本人,因为真实的人从来不会与读书时想象的作者互相吻合。”

男读者在追寻小说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作家西拉·弗兰奈里,这是柳德米拉很喜欢的一位作家,而且柳德米拉、马拉纳都曾拜访过他,男读者也拜访了他。于是,小说穿插了《西拉·弗兰奈里日记选》一章节,使大框架故事里的人物关系更清晰。

日记以第一人称“我”叙述,与柳德米拉、马拉纳等人开展了一些列关于阅读的对话,很显然,这是卡尔维诺与我们读者之间的对话。

在马拉纳看来,文学的力量在于欺骗、伪造、纂改,只要掌握了作家的创作格式,就能够制造出作家的第一流小说;在柳德米拉看来,理想的作家就是像“南瓜秧子结南瓜”一样创作的作家;在西拉·弗兰奈里或者卡尔维诺自己看来,文学创作就是推陈出新:“我也希望把我自己从作品中抹掉,并且每一本书找到一个新我,新的声音,新的姓名,获得一次新生。但是,我的目的是在小说中捕捉到不能阅读的物质世界,那里既不存在任何中心,也不存在我。”

在小说结尾处,男读者来到一家大型书店寻找十本未读完的小说,他邂逅了七位读者,卡尔维诺借用这七位读者之口精辟总结了现代文学阅读的几大特征,使广大读者们仿佛置身阅读世界,从中总能找到自己的身影。

写在最后

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收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那部分。——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

卡尔维诺是一位十分有趣的作家,他一生都在求新求变,追寻着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从《通向蜘蛛巢的小路》新现实主义,到“我们的祖先”三部童话梦幻小说,再到《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后现代主义创作,每一种都能写出他的“新”来。在卡尔维诺看来,“小说中未言明的东西比言明的东西更加丰富”,所以他希望文学创作可以让言明的东西被读者吸收,变成读者大脑中的映像,变成仅为读者自己所有并且不能传递给他人的内心幻想。《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做到了这一点,不同人对它的阅读会产生不同理解,它犹如一件无死角的完美艺术品,无论从哪一视角审视都会有新的发现,我所写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这就是这部小说的精妙之处。

收集不易,本文《《如果在冬夜 一个旅人》:从文学叙述手段看小说创作的奇思妙想》知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评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千年水乡西塘:秋后旅行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千年水乡西塘:秋后旅行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在秋后的旅行中,西塘镇是一个绝佳的旅行目的地

2024-01-30

小学生的大创意:写作文惊呆老师 挑战小说的大胆创作

小学生的大创意:写作文惊呆老师 挑战小说的大胆创作

书中记录了一些小学生作文中的奇思妙想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老师们哭笑不得

2024-01-31

倒叙叙述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倒叙叙述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本文将探讨倒叙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2024-02-01

鱼缸加黄粉后如何让水变清

鱼缸加黄粉后如何让水变清

要让水变清,首先需要适当调整饲料和黄粉的搭配比例,避免过量使用黄粉

2024-03-10